因果看著我、佛菩薩看著我。


Q:聽說法王在辯經法會上有一段懾人心弦的開示,可否與大家分享呢?

妙融法師:法王在二零零四年十一月的辯經法會上,是有一次這樣的開示。那時候他每天給大眾上兩個小時的課,有時候下午還召集大眾訓練規矩,晚上當然也會有精神訓話,以及針對行止威儀上反覆的演練。就在辯經法會快結束的時候,他對四百多位佛學院的僧人們,以及十幾位佛學院的堪布們說:
「祈願法會快到了,對於之前給的那些訓練、規矩及概念,在場的堪布請你們回去後要好好訓練你們的學生。你們有沒有好好的教育、訓練你的學生,我看著你們...」

(稍稍地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
「那誰看著我呢?因果看著我、佛菩薩看著我。」

當他講這話的時候,我們全部的人就像被雷打到了一樣,那個感覺是很難形容的,真的非常震懾人心,從這句話也讓我感覺到法王非常有責任感,即使法王現在的身份已經是至高無上的,但是法王仍然是有高度責任感,而且是自律嚴謹的上師。

堅守三門 第六世噶陀仁珍千寶針對網絡開示!


堅守三門 第六世噶陀仁珍千寶針對網絡開示!


堅守三門

頂禮上師!


本學會的所有弟子們須知!


世 人不論於世界的那個角落都喜造是非,一傳再傳,眾說之後真假難辨,特別是網絡發達的現今,小道或八卦消息紛紜,台灣的計算機使用尤其普及,實時消息傳播迅 速,雖然台灣為人情濃厚、樂於助人的社會,但因地窄人稠,少部分人士心胸狹隘,常常小題大作,引生謠言滿天飛,事實真僞難辨,因此被影響而造無須之口舌, 所有具智慧的佛子們都應處亂中求序,自守為安,口業是莫大的罪業,應多閱讀《普賢上師言教》,詳思因果部分,聽聞任何與己不相關之事,不聞、不問、不應、 不想、不傳,任其隨風而逝,守護三門,應常思口舌對自己的傷害,他過引為自身之教誡,學習如何將煩惱、逆緣轉為道用。


傳說是非的原因很多,但均不能因有是非而論斷一人:


有些人心地善良,但行事粗拙,讓人誤會,成為是非之因。
有些人能力出眾,易引他人生嫉。
有些人雖有小過,但功大於過。
有些人造過在前立功於後。雖有些過失但無須討論,因果自負。


佛子不可趁人之危加以惡言,微細之因果僅佛能知,非初學人能斷論。
學子應多多思惟因果之理趣,不可隨風搖擺,不自覺的捲入他人的是非內,造深重之口業。
多看佛經教理,想說即說佛法,想傳即傳諸佛菩薩之傳記,
想思惟即思惟自己的過失及諸佛菩薩之功德,如此練習〝思所成慧〞,將成為名符其實的佛子。



祝大家福慧圓成!
堅守三門第六世噶陀仁珍千寶





西元二千零七年十二月十日


引用 中華民國 噶陀仁珍千寶佛學會官網 http://rigzin-chenpo.org/article/jian-shou.htm

我就這樣克服了我的恐慌症--詠給明就仁波切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本書部份內文節錄


我就這樣克服了我的恐慌症

三天之後,我走出自己的房間,
繼續專心禪修兩個星期之後,我總算克服了自幼如影隨形的恐懼和焦慮,
從此以後,我的恐慌症再也沒有發作過……



我想坦白告訴大家一件事。打從童年開始,恐懼感和焦慮感就不斷困擾著我;每當身處陌生人群之中,我就會心跳加速,冷汗直流。焦慮感與我形影不離。

大約六歲時,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我開始爬上村落附近的山巔,探索歷代佛法修行者終生禪修的各個山洞。有時我會爬進山洞,假裝自己在禪修,心裡不斷持誦「唵嘛尼唄美吽」。雖然當時我並不瞭解自己在做什麼,但我開始感受到一股平靜感悄悄潛入心中。

往 後三年,我就經常在山洞中靜坐,試圖搞清楚到底要如何禪修。但是,焦慮感仍然持續增強,到最後演變成可能是西方醫學所說的恐慌症。有一陣子,祖父會隨意地 給我一些簡單的教導。後來我終於鼓起勇氣,請母親代我向父親祖古•烏金仁波切請求,讓我正式跟隨他學習。父親答應了,於是在接下來三年之中,他教導我各種 不同的禪修方法。

一開始,我努力試著依照父親所教導的方法安住自心,但我的心就是無法安住。
雖然我開始有一些短暫的平靜體驗,但恐懼和憂慮卻依然如鬼魅般糾纏著我,尤其是在每隔幾個月就會被送到印度的智慧林寺院,和一群陌生同學一起跟隨新老師學習,然後再被送回尼泊爾,繼續向父親學習的那段期間。

閉關第一年是我生命中最悽慘的狀況之一,所有我曾經歷過的焦慮症狀,如身體緊繃、喉頭緊縮、眩暈,以及團體共修時特別強烈的陣陣恐慌感,全面襲來。按照西方的說法,我得精神崩潰症了。

連 續三天,我待在自己房間裡,運用許多父親所教導我技巧禪修。逐漸地,我開始認識到困擾我多年的那些念頭和情緒其實是脆弱且剎那即逝,也認識到執著於小問題 會如何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我開始「直接」認識到,念頭和情緒並不像表相上看起來那樣具體或真實。一旦我不再相信它們告訴我的故事之後,我開始見到背後的 「作者」——無限廣闊、無垠開闊的覺性,也就是心的本性。

這種安好的感覺不受內外經驗的變化影響,是瞭解佛教徒所說的「快樂」的最明確方式之一。

三天之後,我走出自己的房間,重新加入團體共修。繼續專心禪修兩個星期之後,我總算克服了自幼如影隨形的焦慮感,並且透過直接體驗,領悟了上師所教導的真理。從此以後,我的恐慌症再也沒有發作過。


快樂的生物學秘密

就 痛苦或快樂的體驗而言,認識神經元活動似乎無甚緊要,但其中有幾個細節卻相當重要。因為神經元彼此聯繫時,會產生某種類似老朋友之間的連結;它們會養成彼 此來回傳達同類訊息的習慣,就好像老朋友會強化彼此對人、事或經驗的判斷一樣。這樣的連結就是所謂「心的習氣」的生物基礎,類似我們對某類型的人、事物或 地方的自動或直接反應。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我小時候曾被狗嚇到,我腦中就會產生一組神經元連結,一方面反應恐懼感的生理感受,另一方面則反應「狗好可怕」的觀念。
下次我再看到狗的時候,同一組神經元就會開始交談,提醒我「狗好可怕」。

但是,假設有一天我到一位有養狗的朋友家拜訪。一開始敲門時聽到狗在狂吠,接著看到牠衝出來在我身上聞來聞去,我可能會感到非常害怕。但過了一會兒之後,這隻狗習慣了我的存在,於是跑來坐在我腳邊或腿上,甚至還開始舔我,快樂又熱情到我簡直不得不把牠推開呢。

以 神經科學術語來說,這種以新模式取代舊模式的能力稱為「神經可塑性」,藏文則稱之為「雷甦容哇」(le-su-rung-wa),可略譯為「柔軟性」。這 兩個術語都可以用,聽起來也都很有學問。總之,純粹從細胞的層次來看,重複的經驗能夠改變腦的運作方式。而這也就是佛法「如何」能將造成痛苦的內在習性斷 除,及其背後「為什麼」有效的原因。

法師也是個平凡的人,而唯一不同的,是


余秀芷 法鼓山卓越營
http://www.wretch.cc/blog/sleeve&article_id=25876425

過年前夕,空氣中終於出現了久違的過年氣味,那種冷冽卻夾雜著期待的空氣,在大家所謂聖嬰現象的去年,缺席了,而今年再度嗅到這熟悉的氣味,我突然在長大後,又再度感覺到過年的氣氛。
寒流使得氣溫在單數與複數之間遊走,每天在掀開棉被的剎那,起床與賴床的意志也反覆的掙扎猶豫著,要不是允應了法鼓山的演講,我覺對不可能在清晨的五點,離開我溫暖又舒服的被窩裡。
天還是漆黑一片,但隔壁小山裡不知名的鳥叫聲,卻一再地提醒已是天光時,眨著乾澀的眼睛,狠心用力掀開棉被,將想賴床的意志曝曬在清晨的冷風中,並用冷水將自己給叫醒,在第一口咖啡後,才真正的抖擻起精神,期盼腦裡那法鼓山的寧靜,將會是今年最完美的休止符。

這回法鼓山青年卓越營,我將與行戒法師一起分享,講座主題為「愛別離」。
行戒法師經歷過越戰的顛沛流離、在戰火中逃亡,與親友生離死別的苦,即使在距離這記憶幾十年的現在,提起那景象的行戒法師,依舊激動的落下淚來,我看著身邊的行戒法師,心疼了起來,那是一段,在現代過著幸福優渥生活,只有在電影中看過戰爭畫面的我們,所無法真正去體會的感受。
我突然想起以前曾跟朋友討論過,出家人修的六根清靜,是不是從此對任何事物不會有所感覺?不大聲的笑著,也不再痛哭。但是在今天看到法師的淚水,我才真正的瞭解到,腦中的記憶與感受,並不會被遺忘,法師也是個平凡的人,而唯一不同的,是法師將這些記憶記住,卻放下,然後轉換成動力,去做利他的事。

而我也將愛別離的經驗,在講台上分享,關於愛別離的經驗,在我的身上總是不時出現,1998年我失去了健康的身體,身體與心靈上遭受了很大的打擊,在好不容易走出傷痛後,2005年父親的離去,讓我再度陷入傷痛裡,我從以往反覆的問著「為什麼」,到後來才發現,沒有為什麼,人來人去,這只不過是種自然法則,生不為何,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死沒為何,只是一個結束與另一個開始。
在這一次的分享後,我也聽了台下許多學員的分享,我們不時淚眼相望,只因為這份激動在彼此間產生了共鳴,整個演講廳中漸漸拓著感動的氛圍,沸騰著…沸騰著,直到停電。

是 的,停電了!漆黑一片的演講廳,我放下麥克風深吸口氣,對著寧靜漆黑的台下繼續分享著,然後,從講廳的各方出口,突然出現了點點光亮,法師與義工們,緊急 調來了逃生燈,一盞一盞的往各方集中到台上來,我與行戒法師在微光中拿起了行動麥克風,在這樣克難卻溫馨的氣氛中,繼續的分享,直到「啪!」的一聲,電來了。
電 來了,大家歡呼了!我與法師在休息室中,討論著關於「光」的問題,無論動物或是植物都有向陽的本能,但這到底是好或是壞呢?向日葵的向陽能讓自己生長的更 好,但是魚群的向光性,卻讓漁夫有機可乘,向光卻走向了死亡。在休息室的我認真的思考著這問題,直到會後的車上也在思索著。
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絕對,飛蛾撲火,魚群的向光,雖然他們因此而走向了死亡,但卻也在這過程中,證明了自己生命的能量,或如罕見疾病的患者,經歷新藥物的嘗試,在離開後,身體亦能在捐出研究中,造福更多的人們,而這過程中所傳達出的精神,卻是領會在個人了。

結束了座談,果然如我所想,滿心的感動絕對不少於台下的學員們,在瓊慧熱情的招待中,我也再度走訪了法鼓山,完善的無障礙空間,就連播映室都讓我驚呼:「真 是太棒了!要是國家劇院也有這番的設計,那身心障礙者要看戲,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座位了!」然後開心的請朋友多拍幾張照片。

聞 著輕食區的咖啡香氣,往山下望去,我想起觀音殿裡的「入流亡所」,而此刻,那些惱人的流言誹語,那些困擾於心的思緒都得到了平息,心中是一片寧靜,如眼前 這片城市景象,近看紛擾,遠觀卻是那樣寧靜。車子在午後離開法鼓山,我悄悄往後照鏡看著車後的景象,上山後的心靈沈靜,讓我像充電般,更具動力的往前行,2008年,開始!
PS.更多演講照片請看部落格相簿


孤獨的出生 孤獨的死去


孤獨的出生 孤獨的死去



有時候你遺忘了一個人,而他還牢牢的記得你。



有時候你深深的把一個人烙在心裡,而他卻早已把你拋之九霄雲外,彷彿你不曾存在過。



這樣的因果像輪迴一樣的循環,這是人間的苦。



每一個人都是孤伶伶的活著,然後再孤獨的死去,沒有永世的親屬,也沒有永恆的情人。



人都要孤獨醜陋的死去,在世的親屬、情人只能送你最後一程,或替你哀悼掬一把眼淚,也許今生你可以永遠活在他們心中,可是來世誰還記得誰?



再怎麼刻骨銘心,也只是上輩子過去的往事,人的記憶實在是太微弱了,跨越不了來世,更不可能永恆。



每個人都是個體,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哪一種孤獨是必然?】



你問我哪一種孤獨是必然?想必你必定是聞過芳芳花朵中孤獨的那位小女孩。我告訴你,就是因為許多的必然不是必然,所以孤獨變的是必然。



我們以為父母必然會陪著我們長大,可是不必然,所以我們孤獨地長大。


我們以為好友麻吉必然會與我們到處玩樂,可是不必然,所以我們孤獨地玩樂。


我們以為另一半必然會陪我們白頭到老,可是不必然,所以我們孤獨地走完一生。


我們以為志同道合的工作夥伴會一起朝夢想邁進,可是不必然,所以我們孤獨地成功,也孤獨地失敗。


我們以為家人會分享我們成功的果實,可是不必然,所以我們孤獨地奮鬥。


我們總期待別人會體恤且安慰我們,可是不然,所以我們總是孤獨地過日子、也孤獨地寫著有關孤獨的句子。



最終,人生在期待和失望間,孤獨地結束。




[書]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


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

* 作者:艾德勒,范多倫/著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0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517989
* 裝訂:平裝

* 定價:420元 優惠價:79折332元
* 優惠期限:2008 年 03 月 31 日止
* [海外郵寄快又便宜]



  這本書在一九四○年出版,一九七二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不論什麼時候讀,都不能不嘆服作者對閱讀用心之深,視野之廣。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節省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與領悟。這是一部有關閱讀、永不褪色的經典。
  莫提默?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1902-2001)以學者、教育家、編輯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譽。除了寫作《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外,以主編《西方世界的經典》,並擔任一九七四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而聞名於世。
  查理?范多倫 (Charles Van Doren)先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後因故離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方面幫他把一九四○年第一版《如何閱讀一本書》內容大幅修編增寫,因此,一九七○年的新版就由兩人共同領銜。
  臺灣商務印書館自從二○○三年七月推出《如何閱讀一本書──首次完整中文版》,便深獲各界讀者之好評,適逢臺灣商務印書館六十週年館慶,是故推出新封面版本,期能帶給廣大讀者們全新的閱讀視野。

李家同教授誠摯推薦

  這本書在一九四○年出版,一九七二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不論什麼時候讀,都不能不嘆服作者對閱讀用心之深,視野之廣。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節省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與領悟。這是一部有關閱讀、永不退色的經典。

  讀一本好書,會讓你的努力有所回報。最好的書對你的回饋也最多。當然,這樣的回饋分成兩種:第一,當你成功地閱讀了一本難讀的好書之後,你的閱讀技巧必然增進了。第二──長期來說這一點更重要──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像只提供訊息的書所形成的那樣。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
  畢竟,人間有許多問題是沒有解決方案的。一些人與人之間,或人與非人世界之間的關係,誰也不能下定論。這不光在科學與哲學的領域中是如此,因為關於自然與其定律,存在與演變,誰都還沒有,也永遠不可能達到最終的理解,就是在一些我們熟悉的日常事物,諸如男人與女人,父母與孩子,或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都如此。這此事你不能想太多,也想不好。偉大的經典就是在幫助你把這些問題想得更清楚一點,因為這些書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作者簡介

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 1902-2001

  以學者、教育家、編輯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譽。除了寫作《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外,以主編《西方世界的經典名著》,並擔任一九七四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而聞名於世。

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 1926

  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後因故離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方面幫他把一九四○年第一版《如何閱讀一本書》內容大幅修編增寫,因此,一九七○年的新版就由兩人共同領銜。

譯者簡介

郝明義

  出版人。曾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現任大塊文化董事長,以及「網路與書」發行人。
著有《工作DNA》、《故事》、《那一百零八天》;譯有《2001:太空漫遊》。

朱衣

  著名都會女作家,擅長描繪都會生活的情愛男女,著有《前中年期浪漫族》、《不婚年代的戀愛哲學》、《不要約會只要喝咖啡》等十餘本小說。目前除小說創作外,並從事心靈成長的散文寫作及翻譯,著有《日日是好日》、《勇敢再出發》等書;譯作包括全球暢銷書《別為小事抓狂》系列、《美麗人生十大守則》系列、《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寬恕──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2》等十餘本。
得獎榮譽
top

* 2003年 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書榜 社會人文類
* 2003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知性人文類】暢銷書
* 2004年 金石堂年度TOP 人文社會類
* 2005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網獨戀舊100
* 2005年 金石堂年度TOP 科普.學習
* 2006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網獨戀舊100

詳細資料
top

* 規格:平裝 / 44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同類新書推薦

現在的佛教視聽,不正就是如此嗎

………………………………………………………………………………………………
佛告比丘。復有五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五。
) 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家修道 (或有的出家人, 本為了學習真法,故去家出家而修道),
(但出家後竟荒)深經教(不去學習深廣經教),(不學)十二因緣,三十七品。
方等深妙,玄虛之慧 (不去學深廣奧妙的方等經典,那些玄虛的智慧)。
智度無極。善權方便。空無相願至化之節 (不學習那些無極廣大不可思議的智慧,
不學習那些善巧方便的修道,不學那些空無相無願之妙法 )
  
) 反(而去學)習雜句淺末小經。世俗行故 (世俗人的行為)。
王者經典(反去學為王為國的經), 亂道之原(這些都是擾亂正道法的來源)。
好講此業 (好講這些), 易解世事 (去解譯這些世俗事)。
趣得人心(這樣能討得人心), 令其歡喜(令人歡喜高興)。
因致名聞 (專解世間事來為其解,讓人覺得好棒啊,好得我的心, 即便歡喜. 
這樣,就博得了很有名聲)
 
) 新聞法人(新來聽法學法的人)。淺解之士, 意用妙快 (對那些膚淺瞭解法的人,就
感覺好棒啊) 深達之士,不用為佳 (對那些對法有深解之人, 卻反不喜不想聽 )
  
) 天龍鬼神不以為喜。心懷悒慼口發斯言。大法欲滅,故使其然。捨妙法化,反宣
雜句。諸天流淚速逝而去。 (導致天龍鬼神都不歡喜,心懷憂戚的說: 大法就要滅了, 
都是因為大家都捨去妙法反學習宣揚混雜的法,諸天因此流淚的一個個迅速離人間
而去).
 
五)   由是正法稍稍見捨.無精修者。 (由上面這樣行止, 致正法漸漸的不見了,再也
沒有那些能精細精密精懃的修行人了, 因無這樣的人, 深法無法持住於世, 故法滅去)
是為五事。令法毀滅

[草本法語]【不需尋覓的心性】


【不需尋覓的心性】



最精華的部份並不難以理解,
因為涅盤是離於邏輯分別的。
相信你的直觀: 不要隨著過去未來搖擺,
立定、放鬆、休息,逐漸地認出解脫。
這便是認出解脫的訣竅。


[草本法語]【瑜珈士的坐墊】


【瑜珈士的坐墊】
不執著是瑜珈士的柔軟坐墊
甚深智觀是瑜珈士的堅硬骨骼
平等六度是瑜珈士的莊嚴衣飾
如此的瑜珈士會獲得三根本的加持。

【瑜珈士的坐墊】v2
現象平等,對於種種現象不執著是瑜珈士的柔軟坐墊,安住於修行,定會獲得三根本的加持。
緣起平等,充滿信心的緣起智觀是瑜珈士的堅硬骨骼,依靠於修行,定會獲得三根本的加持。
眾生平等,對於眾生自在的六度是瑜珈士的莊嚴衣飾,以此莊嚴修行,定會獲得三根本的加持。



[草本法語]最簡單自然的通常都是精髓


學佛多了,千萬別學到些奇怪的東西,
最簡單自然的通常都是精髓,只是扭曲的心,很難接受。

印順法師對空有層級的分判

印順法師對空有層級的分判


空宗


有宗所空者




所觀察範圍


有宗所不空者


有宗


佛教


沒有


所有的現象、事物、與概念。


自性、實有的質素、神我、大梵、時間


世間戲論


(最極端的自性見者)


我法俱有宗:說一切有部


外道之神我



我、法


我法俱有宗:


犢子本末五部及說轉部


大眾系、


分別說系



色蘊


受想行識蘊


極微、剎那念


法體(三世實


有,法體恆存)


我法俱有宗:說一切有部


說假部


過去、未來法


過現未三世法


現在法


法無去來宗: 大眾系、分別說系及經量部


蘊、處


蘊、處、界



說出世部


現在假法


現在法


現在實法


現通假實宗(說假部)


諸法但名宗


(一說部


世俗法


世、出世法


出世法(道及道果)


俗妄真實宗


(說出世部)


真常唯心


非自相有的


遍計所執性


虛妄分別心


自相有的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虛妄唯識


性空唯名


一切雜染法(遍計所執性與依他起性)


眾生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本具的如來


清淨功德


真常唯心



BY他空說的系譜與內含── 論印順法師對唯識空性說的理解/陳一標/玄奘大學宗學教系


達賴喇嘛祈願文 :★廟堂就在我心★



人生就像讀一本書一樣,也是有盡頭的,


光陰飛逝,一晃眼,我們就會面臨這一天。


我,旦曾嘉措(達賴喇嘛的姓名),


恐怕再過不了五十年,就只是大家的一個記憶。


而諸位讀者,一百年後,想必也是一樣吧。


時光流逝,擋它不住。



當犯錯時,我們不可能要時鍾倒退,重新來過。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



人,當走到人生盡頭時,回顧以往,


如果是活得充實、有貢獻、有意義的話,至少我們會感到些許安慰。



如果不是,可能就會非常沮喪。



要得到哪一種結果,就看當下的我們如何選擇。



想在走到人生盡頭時,不至於悔恨交加,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當下學會對自己負責、對別人有同情心。



事實上,這樣做,倒不全是為了在未來獲得什麼好處,而是為自己好。



就像我們看到的,同情心讓我們生活變得有意義,可以帶來永久的快樂與喜悅。



而且同情心是善心的基礎,因為先有同情心,才會有善心的行動去幫助他人。



只要透過仁慈、愛心、誠實、真理,以及公正去對待他人,我們就能從中獲益。





★廟堂就在我心



這不需要複雜的理論,這是常識。



請不要懷疑:體諒他人,對你我都有益。



請不要質疑:別人快樂,我們也就快樂。



請不要否認:社會動盪,我們跟著不安。



也請不要置疑:愈多壞心眼佔據我們的心,我們就會有愈多的苦難。



因此,我們可以拒絕接受宗教、意識型態,以及各式各樣的智慧箴言,但是我們不能逃脫愛與同情的需要。



上述所言,是我最真的信仰、唯一的信念。



就這點而言,世上不必有寺廟或教堂,不必有清真寺或猶太會堂,不必有繁複的哲學、教義,或是信條。



廟堂就在我們內心深處,同情心就是我們的教義。



我們所需要的不過是:當我們面對任何人,都能愛他(她),以及尊敬他(她)的權利和尊嚴。



只要我們每天都奉行不逾,那不管我們識字與否,信的是佛祖、上帝、其他宗教的神,或是什麼都不信,全都不再那麼重要。



要我們對別人有同情心、對自己有責任感,那我們一定活得很自在。



但是,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卻很難做到呢?



那是因為多數人自認對別人有愛心,到最後都忘了這個簡單的道理。



我們輕忽抑制邪念以及控制情緒。



我們不像農夫那樣,季節一到,就毫不猶豫地下田耕作。



我們浪費太多寶貴的光陰,去做無意義的事。



我們放著真正重要的事不做,了無絲毫悔意,卻對像賠錢這樣的瑣事懊喪不已。



我們只是盡情享樂,卻不會滿懷歡欣地去做有益他人的事。



我們總以為自己太忙,所以無暇關懷他人。



我們忙進忙出,忙著算計及打電話,忙著想怎樣做才最有利。



我們手中做著甲事,卻煩惱如果乙事蹦出來了,最好改做乙事。



上面這些舉動,都是人性中最粗糙以及最初步的層面。



更有甚者,由於對他人冷漠,我們最終無可避免地傷害了別人。



我們自認聰明絕頂,但我們有善用才智嗎?



我們通常把這種小聰明用來騙鄰居,占人便宜,好圖利自己。



而當一切不順遂的時候,我們會自以為是,怪罪到別人頭上。





★傾聽良知的引導



然而,常存的滿足感是無法從擁有外物而獲得的。



即便我們結交滿天下,也不會有任何一個朋友可以幫我們獲得心靈解脫。



而縱情聲色最終只會導致受苦受難,因為這就好比利刃上的糖蜜。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應該鄙視自己的臭皮囊。



當過於專注現實世界的各種利害時,我們就會看不到人生中最樸實的真理。



當然,如果我們能夠一直興高采烈地周旋利害之中,那這樣的人生也沒有什麼不好。



問題是,我們不能,因為沒有人可以永遠沒有煩惱。.



充其量,我們只能減少麻煩。



當問題突如其來時,而且毫無例外地一定會來,我們卻一無準備。這時我們才體會自己的無助。



最後失望及難過縈繞在我們的心中,怎樣都揮之不去。



因此,我在此雙手合十,懇請諸位,



讓你的下半輩子儘可能地活得有意義。



如果可以的話,讓良知良能導引你



我希望我已經說得很透徹,因為這真的不是很玄妙。



總歸一句話,就是關心他人,就是真心誠意、持續不停地關心他人。



只要這樣一步一腳印的去做,久而久之,你自然會改變想法及態度,變得愈來愈關心他人,愈來愈不在乎自己的得失,最後,你不只內心安泰,而且時時刻刻都是滿心歡喜。



★宇宙的過客



去掉忌妒,不要老是想贏過別人,這樣許多煩惱就會一掃而空。



試著過這樣的生活,很快你就會從中獲益。



心中充滿仁慈、勇氣,以及信心,你就會發現成功無所不在,



這時你隨時隨地都能笑臉迎人。



要率直、儘量無私,視人人如好友。



我這樣說,不是因為我是會轉世的達賴喇嘛,或是有什麼神通,我沒有這種特異神力。



我是以一個人的立場,就像你一樣,祈求真心歡喜,而不被俗欲牽絆受難。



如果基於任何原因,你無法幫助他人,最起碼請你不要傷害別人。



請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宇宙遊客,地球只是你的景點之一。



當快接近地球時,你發現它是多麼渺小、無足輕重,卻美麗多姿。



在地球這一站停留時,真的可以傷害他人而獲得好處?



難道安詳地放鬆自己和自得其樂,不是比較好,



也比較有理,就像我們造訪異地那樣?



因此,當你在欣賞這個世界之際,有額外時間的話,



試著去幫助那些被踐踏的人,即便是用最微不足道的方法;



以及無法自助的人,不管他們是基於什麼原因。



試著不要拒絕那些外形惹人嫌、衣衫襤褸,以及生病的人。



試著不要認為他們比你低下。



如果可能,試著不要認為你比最卑微的乞丐還優越。



當你在墓中,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



在結束前,我要和各位分享一篇祈禱文,



這篇祈禱文在我追求助人中,



給我極大的啟示:



願我生生世世,從現在到永遠,



都是無所依靠者的保護人,



迷路人的嚮導,汪洋渡海人的船舶,



過河人的橋,險者的庇護殿堂,



黑暗中人的明燈,流浪者的收容所,



以及所有求助者,隨侍在側的僕人。



生活不帶嚴厲批判 ,喜悅來自真心接納








人生就像讀一本書一樣


也是有盡頭的


==


乃至有虛空, 以及眾生住, 願吾住世間, 盡除眾生苦!





無相空行的九種教法



無相空行的九種教法


帝洛巴由岡多拉沿路歷經一些奇妙事跡的遊走到庫達摩尼,路上他接受無相空行的九種教法,所聽到的教法如同實相中悠遊而優美的音樂,這聲音無有來處但非常悅耳,自然地在他心中湧現:


「在成熟和解脫方面,切斷自心的糾結;


在三昧耶方面,看向自心的明鏡;


在氣脈方面,賦予脈和輪結活力;


在大樂方面,守護語門的珍寶;


在明智方面,以本覺之光照看;


在自然解脫方面,以大手印為依歸;


在至高物質方面,沐浴在了悟的暖陽下;


在修行方面,要像刺擊水流的劍一樣;


在相似方面,注意外相的鏡子!」


這九句是教法的總集,至今還存此教法,它涵括了所有金剛乘的修持,寥寥數語卻對虔誠之人具有無價的導引作用,尤其是陷在困境和惑境中時更是如此,不論持誦或默思其義,均能帶來強大的清淨力,此教法照亮應行之路,驅除本來可能會因不斷問問題而產生的困擾。


儀軌- 《白財神五尊對生加持如雨降臨觀修儀軌 》by 阿知仁波切 (可普傳)



【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召請本尊】
無造本淨晰顯現,觀世音之意化身。
白財神與四空行,誓慧無二本尊降。

【誦持心咒】
嗡 班瑪 卓達 阿日雅 贊巴拉 深達雅 吽呸

【誦贊文】
身如白晶須彌虹天衣,如何觀視亦極耀雙目。
止息眾生貧窮諸痛苦,頂禮至尊聖者白財神。

【祈願文】
地之財運精華葉果熟,處之財運病除紛爭止。
人之財運福壽富足園,廣大圓滿吉祥願成就。

【回向文】
此勤清淨之善根,凡託事業皆成就。
消除二障成二利,祈願迅捷獲菩提。

註:此儀軌為阿知仁波切獲空行開許所著,並經仁波切開許不需灌頂傳承也可唸誦修持。
===
白財神五尊對生如雨加持降臨觀修簡軌--我佛慈悲,佛學百科 - http://www.5fcb.org/doc.php?action=view&docid=3979
 白財神又名白寶藏王,乃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化現。此尊身色如雪山皓白,表消除一切眾生因貧困所致的污穢,一頭二臂,和悅慈祥,微帶怒容,具三圓目,表悲望三世之眾生,發桔紅色,綣曲。右手持寶棒揚於虛空,左手捉吐寶鼠,左挾三叉杖,表示彙聚一切財神之功德能救度饑餓中的眾生之苦。頭戴寶冠,身披彩帶,天衣綢裙,以遊戲姿坐於碧龍背上,龍為騎表示解除自我和他人的一切貧窮之苦。
  此白財神法專為修行人資財具足,功德甚大。此乃本尊白財神之願力。修習此尊法,可祛除貧病窮困之苦,消除業障,增上順緣,受用無慮。以修法者能否發菩提心為前提,行者當以觀世音菩薩之大悲心為本,常行無相佈施,照顧貧苦大眾,自然如願成就。斷不可用所得之財,恣為自己享受,是為至要。供養財神以三白(牛乳、酪、麵粉)、三甜(白糖、蜜、冰糖)搓成圓形丸狀食子為最佳。
  白財神是藏密中又一個司財之神,藏語稱“贊布祿嘎爾布”,意為白財神。因為他以龍為坐騎,所以又稱騎龍布祿金剛。這個財神與黃財神和黑財神稍有不同,完全是忿怒形象。他頭戴五骷髏冠,頭頂有象徵憤怒的火焰。三隻眼,張著大嘴。左手持三股戟,右手拿一根短棒,有時是兩手置胸前拿繩索。他坐在一條龍身上,為舒坐勢。龍張牙舞爪,頭尾高高翹起。龍有四腳,前面右腳踩一個圓形物,應當是與他職司相關的財寶。這位財神在喇嘛廟裡也較常見。
略釋:白財神及眷屬四空行(四空行,分別為金剛空行、寶空行、蓮花空行和事業空行)五尊聖眾共修法之中,進行對生(在自己面虛空中觀修本尊的一種觀修方法)觀修獲得猶如大雨降臨般加持(主要是指獲得正法財、眷屬財及受用財圓滿的加持)的觀修念誦簡要儀軌
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略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佛,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成就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的圓滿覺悟者)、正法(法,圓滿覺悟者心相續中的道諦與滅諦)與聖賢僧(僧,已經出離輪回不再退轉的聖者,包括阿羅漢、菩薩)三寶尊,我等從現在一直到證悟菩提(菩提,指成就佛陀果位)之間永遠皈依你們。
我以所修持的佈施等(其他還有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起具足六度)所有善根資糧,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而發願成就大覺(大覺,指廣大圓滿的覺悟,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即佛的正覺)的果位!
召請本尊:
無造本淨晰顯現   觀世音之意化身   白財神與四空行 誓慧無二本尊降
略釋:在無有造作本來清淨的虛空當中,一切諸佛大悲總集觀世音菩薩的心意化身,白財神與眷屬四部空行(四空行,分別為金剛空行、寶空行、蓮花空行和事業空行),誓言本尊與智慧本尊無二無別的降臨。
補充解釋:
白財神與眷屬四部空行
  在白財神共修標準的觀修唐卡中,中間安坐在碧龍座騎上的就是白財神主尊,聖尊右手持三尖天杖,左手持威君(威君是梵語,大致的意思可以譯為如意棒,其形象是在一根木棒的頂端鑲有一枚摩尼寶,也就是如意寶)表圓滿具足滿一切眾生所願之功德。在白財神聖尊的頭頂虛空中是白色身形的四臂觀音,這表示白財神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心意化身。在唐卡的四個角落分別是四位空行,這四位空行圍繞在白財神主尊的周圍表示她們是白財神的四位眷屬。唐卡左上方的是蓮花空行,身色為紅色,左手持寶瓶,右手持蓮花,;唐卡右上方的是事業空行,身色是綠色,左手持寶瓶,右手持慧劍;唐卡左下方的是寶空行,身色是黃色,左手持寶瓶,右手持摩尼寶;唐卡右下方的是金剛空行,身色是藍色,左手持寶瓶,右手持金剛。
  阿知仁波切開示:觀修時如能詳細清晰觀想本尊身相莊嚴最好,如果不能觀想的很清楚,只要堅信在念誦觀修時白財神與四空行真實降臨在前賜予加持,也一樣可以獲得殊勝加持的,總之堅信本尊真實降臨與專心致志的誦咒才是觀修的根本關鍵!
誓慧無二本尊降
  在藏傳佛教本尊修法當中觀修本尊分為誓言尊、智慧尊和禪定尊,由於涉及到密法內容不宜公開詳述。在此簡單的可以把“智慧尊”理解成本尊淨土中的真實本尊,而“誓言尊”可以理解為自身觀修的本尊。在本儀軌中,要觀想自身所觀修的本尊(誓言尊)本身就是由清淨淨土中召請來的白財神五尊(智慧尊),無二無別本來為一即可。
誦持心咒:
嗡班瑪 卓達 阿日亞 贊巴拉 深達雅 轟呸(至少3遍)
共同祈願文:
地之財運精華葉果熟,處之財運病除紛爭止,
人之財運福壽富足圓,廣大圓滿吉祥願成就。
略釋:至誠祈禱祝願我們所處的大地財運增長,一切大地精華枝葉花果成熟;至誠祈禱祝願我們所處的處所財運增長,一切瘟疫疾病消除紛爭止息;至誠祈禱祝願我們所處的眾人財運增長,一切福報壽命富足圓滿;祈禱祝願世間及出世間所願任運成就,一切廣大圓滿吉祥!
共同回向:
此勤清淨之善根,凡托事業皆成就,消除二障成二利,祈願迅捷獲菩提。
略釋:我等以如此有勤清淨的善根回向,凡我等託付你們(白財神五尊以及一切眷屬)的事業都如願自然成就,消除一切眾生的二障(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成就二利(二利,自利和利他)的廣大事業,至誠的祈願迅速便捷的獲得菩提(菩提,指成佛)的果位。




修持佛法者的業障

修持佛法者的業障


修行業障的列舉參考:


一、重業障:


1、越唸越累,越煩,越緊張,越懷疑,越恐怖,越唸氣越短促,氣不能調順。
2、越唸腦子越亂,妄唸紛飛,無法調伏,有時胡想到天外,清醒時己過了很久時間。
3、唸佛時胡想一通,佛號成了順口溜,或者趕著時間唸,趕完功課,敷衍了事。
4、打不起精神唸佛,犯昏沉、掉舉的毛病。
5、根本不想唸佛,拖一次、算一次,有時連〔正念〕都不起,只起邪念。
6、唸佛唸經時,產生懷疑的思想,或相反的思想。
7、唸佛唸經時,受到旁人的阻撓,譏笑,譭謗。
8、常生惡夢。
9、臨命終時,魔來附身,或見己亡親友來迎,胡言亂語失去正念,或暈迷不醒,正念全失。


二、輕業:
1、雖知唸佛重要,但懶於唸佛,心定不下來,打不起精神。
2、唸佛時,佛號一跑掉,能立刻察覺拉回來。
3、唸時可以抑制妄想,越唸妄想越小,頭腦越清楚。


三、微業:
1、唸佛不易生病,防止災厄,魔魅,及一切不吉祥之事。
2、唸時心平氣和,心胸自然開闊,包容一切,不起分別心。
3、修行中會有瑞應,好夢。
4、修行中會逐漸降伏 貪、瞋、痴、慢、疑、五毒。


四、極微業:〔仍有無明,塵沙二惑〕
1、金剛持唸時,返聞自性,能聽到內有佛號,清清楚楚,字字分明。
2、唸佛時能都攝六根,淨唸相繼,絲毫妄唸不起。
3、唸至唸而無唸,無念而念境界時,與別人說話或工作時佛號仍能綿綿不斷。



如果有人發願學佛修行時,許多煩惱事都來了,甚至事業不順利了,身體也生病了,在誦經、唸佛、打坐時,心頭煩惱不安,渹湧而起,不得安寧, 須知此是多生冤家相尋,怕你跑了〔逃出三界外〕討不回舊債,所以千方百計找麻煩,要你退道心;一退道心,似乎道心一退,萬事又太平了,冤鬼陰謀得逞,可是 你又得回到六道中去輪迴了,如果你努力精進,道行日深,甚至出家,冤鬼們更不會放鬆,他們會用酒色財氣、葷腥、享樂、貪、瞋、痴等邪惡來引誘,使破戒、墮 落,可知修行是有許多業障的,大小多少端視個人多生多劫以來所積累的業種而定,須知修行本來就是法力與業力的較量;法力降伏了業力,修行一帆風順;業力勝 過法力障礙就多,行者必須戒慎恐懼,精進不己,始得有成,至於業輕的人,一旦皈依三寶,以佛力加被故,受戒修行一切順利,家宅安寧,事業宏展,如果精進用 功,必有感應道交,祥瑞呈現,這是多生多劫福慧隻修得來的結果。


**************************************************


業障重者,應修懺悔之法,為治病改命最易之法門


拜懺的意義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每個人都有一些業障,所謂業障,是以前所作的一些惡因,而成為現在的障礙,這些業障能障礙我們的學業、事業、道業、家庭、及身體的健康。


懺悔為止惡之本,禮佛懺悔是一般入佛門後重要的消障方法,眾生長久劫來輪迴生死,因為無明迷惑造業、傷害冤親,是故應該精進懺悔業障、解冤釋結、尤其是平日障礙多(多病、貧苦、生活之不如意等諸多問題)之人,俱因宿業牽引所致。應迴向冤親債主解冤釋結,以及精進懺悔。


懺悔一如法水,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懺悔就像船筏,可以運載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懺悔譬如藥草,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懺悔好比明燈,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犯了錯而知道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因此,有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見懺悔有無比殊勝的功德!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所說,如果有人聽聞、讚嘆、稱念,恭敬禮拜五十三佛洪名,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常值十方諸佛,除 滅四重五逆諸罪。又《大寶積經‧優波離會》載,佛說若有眾生成就五無間罪,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殷重懺悔。綜合以上二經所說,並輔以普賢行願品,遂有八十八佛 洪名寶懺流通於世。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念一遍約十分鍾,相當簡潔又具有強大的諸佛加持及滅罪的功效,願與眾師兄姊們一同受持珍重!(如有閒暇亦可一稱一拜,至心懺悔,功德不可思議!)


普勸十方唸誦六字大明咒


普勸十方唸誦六字大明咒


◎ 目前世界天災四起,勸請十方,發菩提心,共同來持誦觀世音菩薩慈悲 的心咒,


讓佛菩薩的慈悲觸角能伸往每個角落。


目前生命台長 釋海濤法師亦提倡所有佛子共同來持此心咒,


迴向世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法界吉祥。


◎ 此咒平常隨時都可以唸誦、咒音所流布一切吉祥、天龍八部歡喜 ,諸佛護念。


◎ 六字大明咒: 嗡嘛尼叭美吽


十方一切諸善逝,最極精華如意寶,皆集於此六字咒,能速成就三世佛。


《大乘莊嚴寶王經》云:「若誦此咒,隨所住處,有無 量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集會,又具無量三昧法門。誦持之人,七代種族,皆得解脫。腹中諸蟲,當得菩薩之位。是人日日得具六波羅密圓滿功德,得無盡辯才清淨智 聚,口中所出之氣,觸他人身,蒙所觸者,離諸嗔毒,當得菩薩之位。假若四天下人,皆得七地菩薩之位,彼諸菩薩所有功德,與誦六字咒一遍功德,等無有異。若 以金寶造如來像數如微塵,不如書寫此六字中一字功德。若人得此六字大明,是人貪嗔痴不能染著,若戴持此咒在身者,亦不染著貪嗔痴病。此戴持人,身手所觸, 眼目所睹,一切有情,速得菩薩之位,永不復受生老病死等苦。


若念修此隨欲成就之諸佛精藏如意寶者,則能寂滅一切暫時之疾病、饑荒、刀兵以及四大之損害等違緣,壽命福德財富受用等增上廣大,諸佛菩薩及龍天護法聖眾垂念守護。


並能將無始來所造之業,煩惱、痛苦、罪障及其習氣無餘清淨,遠離輪迴、惡趣、中陰之一切痛苦,往生蓮花莊嚴極樂剎土,最後獲得一切智智之佛位。




◎ 簡軌:(合掌唸誦)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施善等、為利眾生願成佛

     嗡嘛尼叭美吽(數珠唸咒一○八遍以上)

     願我所修諸功德、迴向眾生得解脫
     永離四苦三毒害、智慧如海證圓覺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