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兩性] 令自己速得成就之勝伴侶條件

[佛教]/[兩性] 令自己速得成就之勝伴侶條件

[佛教]/[兩性] 令自己速得成就之勝伴侶條件


原載於 小龍女部落格,佛陀世界


令自己速得成就之勝伴侶條件


分類:密教 2008/10/01 00:31


http://tw.myblog.yahoo.com/jw!.RTviwacSESA4_clkm1O/article?mid=5319&prev=5331&next=5318


草本加入經文,重新排版。


分別同伴品


    此為擇法侶之法眼. 若得如下所說伴侶, 將幫助自己速得成就.


 


1)    經文:復次當說其同伴相。福德莊嚴。貴族生者。常樂正法。不行非法。


此同伴之相. 是福德莊嚴 <此同伴的相貌,長的福德莊嚴,而非尖嘴猴腮,鬼鬼祟祟,佼猾姦詐.尖酸刻薄.笑裡藏刀.輕恌無德的模樣 > 


      貴族生者<出生高貴><此貴族生,例如:佛族人> <比自己殊勝族別之行者 >


<看起來天生就很有貴氣的樣子>


     常樂正法. 不行非法.


<常樂於行正道,不會去做吃喝嫖賭喀藥吸毒詭異行逕; 或作犯法之事的人 >


<不是那種喜愛殺生傷生之人; 或喜偷東西; 或行詐騙; 或愛說謊; 或好吃懶做愛玩樂不上進之人; 或好淫行為不當之人; 好誇大不實; 好大喜功; 或極奢侈....> 


<總之,就是行住坐臥舉心動意都是端端正正,精懃不懈,行正道之人 >


  


2)  經文:復懷深信。離諸恐怖。精進不退。奉行尊教。常作實語。


  2)      心懷深信因果. 離諸恐怖.


<心中懷著深信因果報應之事,不做犯法的情事,自然能遠離諸種恐佈>


       精進不退.奉行尊教. <在學習正道上,是依教奉行的人;非善變人;一點挫折就退失而去的人或很懶墮不精進的人; 或是講一套做一套的人 >


     常作實語 <不是那種會打妄語,誑語,異語,不實語之人><非誇張不實的人>


 


3) 經文:諸根支分。皆悉圓滿。身無疾病。


  


3)      諸根身份.皆悉圓滿 <看他的相貌的 32相都是圓滿的 >


      身無疾病. <不是那種犯有嚴重惡病之人,主要出於過去今生不殺生,不傷


眾生緣故,又喜放生,平心靜氣的性格故 ><此伴身體不太好,不懂養身之道,不注重身體.胡亂吃東西.若身體很差的話,做事沒做二下就昏倒沒力了, 此人就非勝伴侶 ><做為身邊的勝侶,他必須身強體健勤快的人,此是較恰當的勝侶 >


       不過大長. 又不大短.  / 不大肥碩. 也不太瘦小. / 不會太黑. 也不極度白.


<意思是:長的很均勻; 因為太高是來自修羅界,太矮是前世過度傲慢故,太黑的話,可能來自猩猩,或惡業故太白的話,也是有問題;太肥碩有時來自動物界;太過瘦小,可能前世是隻小動物等等都是有的.  >


4)離此諸過。福德同伴。能忍諸苦。善解真言。及曼荼羅供養次第諸餘法則。


 


4)      離諸過者. 是福德同伴.


<能遠離造作各種過失,能作福培德的人,不是那種一直不斷在造惡的人>


      能忍諸苦 <能忍受各種磨難和痛苦的人; 表示此人性格堅毅,亦不會去抱怨天地人,或是那種有福不能與己同享之人> <不能忍耐苦的人,他會橫生異想,有一天見到其它好事,就可能棄自己而去 >


      善解真言  曼荼羅供養次第諸餘法則.


<這個表示他真的很懃肯用心的,他對各種咒語都能善於去瞭解,並對佈壇,善知


供養的次第性,以及各種法則都很通達,此伴在法上絕對可以幫助自己的 >


 


5)常修梵行。忍順諸事。出言柔軟。令人樂聞。離諸我慢。強記不忘。


 


5)      常修梵行. 忍順諸事. <常願去修如天人一般的清淨梵行,於環境人事物上都能忍耐順受各種事情,表示此伴的內心是很深沉幽遠而清淨的 >


 


< 若剛好相反的話,就是不喜修梵行,常樂於豬狗行,無慚無恥之心,污穢不堪,會為自己帶來很多濁穢,帶來各種妖魅魔怪神來作祟障.所謂近朱則赤,近墨則黑, 將濁惡污染自己,自己常與之同住同吃同講話,氣污染,心污染,想污染,身心污染之處,自己很快就往下墜> <所謂上品人與中下品人時,就墜下成中品成就; 而下品人和上品人無論怎麼修,最多也只能獲證下品成就; 奇蹟出現的話就成中品,不過有點難 > <更何況豬狗行者,是下劣惡性之人,不墮三惡道就已經不錯了,談不上品位之事>


<若不忍順諸事之伴侶,常為了一點小事發脾氣,心胸肚量氣量狹窄極了,自己


一定會被他活活氣死,法也不用修了,整天吵架就好了 >


 


      出言柔軟令人樂聞. <講話呢就很柔軟讓人聽了心裡就很高興想再聽 > 
離諸我慢.


<此伴侶是那種能遠離各種傲慢心念,態度,語氣,行為之人,這樣的人令人歡喜 >


      強記不忘<記性很好,非破器.漏器.惡器之人>


 


6)有教奉行。不相推託。多聞智慧。慈心不瞋。常念布施。善解分別。明王真言。常須念誦所持真言。與尊行同。兼明結界護身等法。


6)      有教奉行. <師有教授他必奉行,而非陽奉陰違,或根本不甩師,自以為是的人 >


      不相推託 (不找藉口,有事就常推託不願幫忙的人 )(自私自利,自顧自己的人,與這種人為伴侶就痛苦了,因為,勝伴侶之間應該是二話不說,必定相挺互助到底 ><就像大家要修法了,此人就懶的幫忙,請他拿個東西他就不願意;


像這種人是懶墮的伴侶,就累死自己而已 >


<在法上也是一樣,懶的學法,結果,自己有事找他,他就懶在那裡,也只會找藉口 >


 


      多聞智慧 ( 此勝伴是博學多聞有智慧之人,能帶給自己智慧的提昇).


慈心不瞋.


<在身,在語,自意,在行為上,都是慈心的,而非瞋心很重的.若瞋心重的話,容易暴怒,講惡話,粗暴,無理,為他伴侶時,會少活很多年 >


 


常念佈施. <其人心中常念捨施,這樣的人心胸慈悲,肚量很寬. 能行佈施愛心,佈施慈語,慈面,笑容,慈的態度,慈的行為,慈的意念,給予人關懷,安慰,恩惠,鼓勵,詳和,與這樣的伴侶相處,如沐春風,一生都會變得很快樂 >


<四種佈施: 財施,法施,無畏施,慈悲施>


<這種人常將施予他人恩惠,與之相處,心中感動 >


 


(能夠)善解分別明王真言. <明王真言分五部,皆善了知 >


常須唸誦所持真言. (是要常唸誦其所持真言者,而非都不作修誦之人)


與尊行同 (做到與本尊身語意行為相同).


兼明結界護身等法.(能清楚明白知道結護法)


…………………………………………………….


又有-


得如是伴。當速成就。三業調善。


 


(1)    三業調善


(身口意善能調伏者)


<:能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之人>


<很有自制力的人>


<能調伏自己,而將身口意行為之惡轉心向於善>


 


2) 曾於師所。入曼荼羅。歸依佛教。不習邪法。


 


(2)    曾於師所.入曼荼羅.歸依佛教.不學習邪法


 <正式入壇灌頂受法之正道之仕><非傲慢之人><此人需是佛子,而非外道>


 <亦非邊學正法,又邊學邪法之人,此終非正仕人>


<若學邪法人,可能就會行邪行, 邪行之人在身邊為伴,有一天必為禍害 >


3)善知尊者。所須次第。不待言教。隨有所求。知時即送。具如此者。為勝同伴。


 (3)    善知尊者.所須之次第.不待言教.隨有所求.知時即送


(此尊者是自己,即自己是上師,其弟子為伴侶,善能了知師所須要的次第,在修誦法時,此弟子知道要準備什麼,不必等著師叫他做,他自動就做好了. 而且當師有所請求他做時,他一知道就即刻送到,而非懶墮推託不做愚鈍者)( 如上師身邊的喇嘛像事業金剛喇嘛,他在準備壇城,供物,火供物,做多瑪,做燒除障之火爐,芝麻,寶瓶,,,採購,選項,備壇城物....... ,皆一一清楚如何做. 能主動的學習,自動的去做,一位上師身邊有這樣的喇嘛伴侶是修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關鍵之一. 因為各種準備物此人都能一一為師準備好,令師不必勞心費力在準備物上,而無力再去修法禪定了><或不願去做,反叫師自己去做或自顧自己的 修誦,搶著當師,反客為主,叫師當起自己的弟子來服務自己了><例如在準備壇城供物時,一準備好就將供物給供養掉了,請問師要如何去再做供養 ? 此即是不明次第之人>  <又師叫不動他,他自尊自大,自以為是,像這些都不符合勝伴侶要件


><須知,其師的成就,身邊的事業金剛們,同樣能獲得極大功德,乃至解脫 >


具如此者.為殊勝伴侶


 


4)身意賢善。心無憂惱。決定堅固。終不退心。得如是伴。當速成就。


(4)    身意賢善.心無憂惱.決定堅固.終不退心.得如是伴

聯合報一周大事(09.21~09.27)

聯合報一周大事(09.21~09.27)
【聯合報╱本報訊】
    
2008.09.28 03:07 am
 

國內

●行政院長劉兆玄23日在立法院表示,已責成衛生署組成專家團隊,將前往中國了解事情原貌並收集資訊,以利毒奶粉事件掌握及後續處理。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說,將透過海基、海協兩會管道,協助民眾及廠商求償。

●因為中國毒奶風波,衛生署長林芳郁及食品衛生處長蕭東銘25日請辭負責,行政院長劉兆玄批准辭呈。劉兆玄隨即徵詢總統府副秘書長葉金川出任衛生署長的意願,葉金川經過考慮,同意接任。

●行政院長劉兆玄26日在立法院指出,政院要求大陸進口的乳製品及含有植物性蛋白質成分的產品統統下架,等到檢測確定「沒有任何人工添加的三聚氰胺」才能上架,這一點沒有改變。

國際

●紐約洋基球場21日舉行告別戰,結束85年光輝歲月,歷屆知名球員到場致意,新球場下季啟用。

●麻生太郎22日獲日本執政的自民黨選為總裁,將成為日本下任首相。

●芬蘭西南部的考哈約基鎮23日發生校園槍擊事件,凶手在一所商業學校內開槍濫射,至少槍殺十人,最後飲彈自殺,送醫不治。凶手是該校餐飲科二年級學生沙里,生前曾在網路上發布他在射擊場的影片。

●美總統候選人馬侃和歐巴馬27日展開第一場電視辯論,吸引六千萬人收看,兩人對經濟議題多所著墨,並觸及國家安全等議題。分析家指歐巴馬已具備總統候選人風範,演說鏗鏘有力,略勝馬侃一籌。

【2008/09/28 聯合報】

[外道]有關偽因果文

藍大當初立下規矩,除了佛所說的因果故事,
其他的如靈異錄、神奇錄、和其他祖師編輯的因果故事,一律不得發表。


 因為唯有佛陀是遍知三世者。
因為唯有佛陀是遍知三世者。
因為唯有佛陀是遍知三世者。


 
我是覺得這個規矩立的挺不錯的,這樣板上就少的吵了。
不過這一個規矩使得喇榮的文章消失、也使得傑克零銷聲匿跡。
連帶的如宣化上人的因果故事也不見了。
雖然這些
增長信心的文章消失了,
但是邪知邪見也少了滲透的機會。


 
草本


 
==
說教結束、聊天開始分隔線 ===
==
說教結束、聊天開始分隔線 ===
==
說教結束、聊天開始分隔線 ===


 


看到偽因果文,我想到以前觀察XX大團體的團體經營手段
講實話,其實,想要當
名師,就是下面三種屁話都講的出來,
就會有笨弟子跟隨了。


1. 預言家 : 可以遍知因果、三世、未來末世的人。
2. 神秘家:說自己是XX法王、擁有XX的清靜傳承、有XX的超能力。
3. 道德家:說自己的戒律清淨、心懷大悲。


其實,自己仍須自己度,自己不覺醒,被別人騙也是應該的。




==引用文章分隔線 ===========


 


[北傳]佛教與中國傳統倫理──孝的問題

中國文化中心文化講座


 


佛教與中國傳統倫理──孝的問題


講者:廖明活教授


日期:29.6.2001


 


 


(一)中國傳統倫理和佛教的倫理觀


 


中國社會一向以家族為單位,而家庭倫理乃是中國道德觀的基礎。在各種倫理關係中,中國人最重視父子一倫;由是子女應向父母行孝,在中國社會是視為理所當然。《論語.學而篇》把“孝”和“悌”並舉為“仁之本”;《儀禮.喪服傳》推舉父親為“子之天”;《孝經》第七章更稱許孝為天之經、地之義,以孝為一切聖人教訓的根源和所有德行之根本。


       


反觀佛教是以苦觀和無常觀為教學核心,一切世間的無常事物,包括人倫關係在內,在佛教看來都是苦惱的來源,是應當捨棄。因此佛教提倡出家,鼓勵人擺脫家庭倫理的牽繫、包括父子關係的牽繫,專注於追求覺悟。由是當佛教自漢代(紀元前後)傳入中國後,經常受到“不孝”的批評。


 


(二)牟子<理惑論>中有關佛教不孝問題的討論


 


早於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牟子<理惑論>已論及佛教不孝的問題。牟子在文中假設責難佛教的人,提出以下疑問:


(1)    《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今僧人剃頭,是“違聖人之語,不合孝子之道”。


(2)    傳宗接代是為人子者最重要責任。今僧人“棄妻子,捐財貨,或終身不娶”,便是忽略這責任。


 


牟子是佛教徒,對這兩責難分別作出以下答覆:


(1)    在中國歷史裏,有不少以自苦見稱的人物。例如泰伯為了玉成父親太王傳位姬昌(周文王)的意願,逃往南方吳越之地,剪短頭髮,絞刻身軀,適應當地習俗。世人並沒有因他損傷自己身體,對他有任何微言,孔子更稱讚他為“至德”。今佛教僧人捐家棄妻,所表現正是泰伯這“謙讓”之德,其剃髮正如泰伯“祝髮文身”,是因時制宜,為甚麼世人卻對他們如此不滿?


(2)    所謂“長左者必短右,大前者必狹後”,要得到某些東西,便要捨棄其他一些東西。佛教僧人為了得到最重要的正道,而捨去妻子這些次要東西,這是合情合理,沒有不妥當。況且伯夷、叔齊這類古代清節之士,他們為了貫徹原則,以至沒有後嗣;而世人都稱許他們的情操,孔子更讚美他們“求仁得仁”;何以對僧人的無後,卻獨如此反感?


從佛教不孝這批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外來宗教面對本土固存信仰所會出現的衝突。解決這種衝突通常有兩個途徑:第一是突出這衝突,進而高舉自己觀點為正確,指斥對方觀點為錯誤。第二是淡化這衝突,解釋衝突只不過是表面,進而在可能範圍內,調較自己的立場,來遷就對方的看法。牟子以上的答辯似乎較傾向採取第二個途徑;而這亦是日後中國佛教徒在處理孝、以至其他倫理、政治等各方面批評時,經常表現的態度。


 


(三)中國佛教徒對佛教不孝批評的回應


 


面對不孝的批評,中國佛教徒多方作出辯解,可歸納為三大要點:


(1)    力言佛教亦提倡孝


(2)    偽造以孝為主題的佛經


(3)    宣稱佛教所唱說的孝比中國傳統所言的更偉大高尚


以下試逐一分述。


(1)    佛教亦提倡孝


 


關於佛教亦提倡孝這點,我們要了解佛陀的信徒除了出家的僧尼外,還有大量在家的清信士。這些清信士或因實際環境限制,或因慧根智力不足,未能離開俗世,斷絕塵緣。佛陀在教導這些未能立志屏去所有世間情慾的信眾時,難免要把要求降低點,順應他們的處境和需要,引領他們過較合理的生活。因此當佛陀以在家信眾為教授對象時,他對許多社會普遍推崇的德目,經常表現出容認態度。關於孝這德目,《長阿含經》的《善生經》便記及佛陀縷述子女奉養雙親當遵行的五事:


(i)“供養能使無乏”


(ii)“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iii)“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iv)“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v)“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又佛經(如《佛昇仞利天品經》、《六方禮經》)不乏刻劃親子之情的文字,佛教戒律規定子女未得父母同意不能出家。凡此種種,為那些辯說佛教並非不孝的人,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還有,佛教人物亦有以孝見稱的,其中最著名的首推睒子和目連,都成為中國人的偶像。


 


(2)    偽造以孝為主題的佛經


 


        自晉代(三、四世紀)開始,在中國開始流行一些佛教典籍,把佛教教說跟中國傳統思想比附。這些典籍託言是出自佛陀之口,但從它們的用語、風格、內容各方面看,它們明顯是中國信徒為了順應本土風習而編撰,故稱之為“偽經”。


 


        在這些偽經中,有以孝為主題者;其中傳頌最廣者,要為在唐朝初年(七世紀)出現的《佛說父母恩重經》。這本經對父母養育子女的恩典,有細膩描寫:


佛言: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育。是以寄託母胎,懷身      十月,歲滿月充,母子俱顯生墮草中。父母養育,臥則蘭車;父母懷抱,和和弄聲,含笑未語。飢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須飲,非母不乳。母中飢時,吞苦吐甘,推乾就濕。非義不親,非母不養。……計論母恩,昊天罔極。鳴呼慈母,云何可報!


講到如何報答雙親的重恩,經文指出要誦經、寫經、燒香、拜佛、施僧、每年七月十五日造盂蘭盆,把行這些善事所得的所有功德,迴向父母。另一本託言是西晉時代(四世紀)譯出的《佛說孝子經》,談到報答父母之恩,說得更詳細深入。它表示孝子事奉雙親,除了在物質上要以“甘露百味以恣其口,天樂眾音以娛其耳,名衣上服光耀其身”,最重要是誘導他們皈依佛法:


佛告諸沙們:  世無孝,唯斯為孝耳: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


 


(3)    宣稱佛教所唱說的孝為大孝


 


中國佛教徒不但辯說佛教主張孝,更進而表示佛教教人要慈悲為懷,不但要敬重自己的父母,也要敬重他人的父母,以至普渡眾生,這是“大孝”,比傳統那局限於一家一族的孝,要崇高得多。例如北周時代(六世紀下半葉)的王明廣,在回答道士衛元嵩對佛教的批評時,便提到“大孝”觀念:


《禮》云: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沙門之為孝也,上順諸佛,中報四恩,下為含識,三者不匱大孝一也。


唐朝初年,明回應傅奕主張廢佛之疏議,指出僧人出家修道,其慈悲普惠眾生,並且有助雙親將來得到濟拔;這種“出世之孝”,方是“至孝”。至於竭力現前奉養雙親的“世間”之孝,乃是次等的孝:


若言欲求忠臣孝子佐世治民,唯讀《孝經》一卷、《老子》二篇,不須廣讀佛經者,尋此經但明世間忠孝,未及出世忠孝。何者?夫處俗躬耕,奉親以竭力;出家修道,尊法以興慈。竭力者答現前之小恩,興慈者報將來之大德。雖暫乖敬養,似若慢親;終能濟拔,方為至孝。


        跟明一樣,唐初法琳在其<破邪論>中,解釋僧人表面上似乎輕慢雙親,其實他們的恩澤遍及所有生類。其包容一切的精神,是孝的最高表現:


雖形闕奉親,而內懷其孝;禮乖事主,而心戢其恩。澤被怨親,以成大順;福霑幽顯,豈拘小違?


 


 


(四)中國僧人行孝的記載


 


在中國重孝的文化環境熏陶下,有些僧人在出家後,並沒有完全跟本家割離。古僧傳一再記及僧人出家後繼續奉養雙親。道宣(596-667)《續高僧傳》卷12<敬脫(555-617)傳>記:


釋敬脫,童少出家,以孝行清直知名。自()脫之聽學也,常施荷擔,母置一頭,經書及筆又置一頭。若至食時,留母樹下,入村乞食,用以充繼。


同書卷23<道安(約卒於599-600)傳>記:


初()安之住中興(),攜母相近,每旦出覲,手為煮食,然後上講。雖足侍人,不許兼助,乃至析薪汲水,必自運其身手。告人曰:母能生養於我,非我不名供養。


又有僧人不惜身命,救助患難中的雙親。《續高僧傳》卷28<道興(593-695)傳>記道興從賊巢救出母親:


釋道興,本住秦州,八九歲時常念出家,年十九,決意詣大光寺求出家。時天下大亂,賊寇交橫,死者山積。母為賊掠將去,離城六十里,()興沒命尋逐,至,()已被傷未絕。賊見曰:此僧誠為至孝,逐母至此。便不盡命(即不再加殺害)。乃背負母還城,城中咸怪賊路兇險,何因得返。


贊寧(919-1001)《宋高僧傳》卷17<道丕(889-955)傳>記道丕背母逃難:


釋道丕,長安貴冑里人也,唐之宗室。十九歲,長安焚蕩,遂背負其母,東征華陰。劉開道作亂,復荷母入華山,安止巖穴。時穀麥勇()貴,每斗萬錢。()丕巡村乞食,自專胎息,唯供母食。母問食未,丕對曰:「向外齋了。」恐傷母意,至孝如此。


還有僧人在雙親去世後守喪,以至不參預法事。《續高僧傳》卷5<法護(439507)傳>紀:


釋法護,及至受戒,仍遭父憂。居喪房內,經涉四載,不預法事。禮畢,羸瘠不堪隨眾。


甚至有為守喪還俗的情況。同書卷6記北齊時代(550577)僧人真玉:


釋真玉,年將壯室,振名海岱。後遭母憂,捨法還家,廬於墓側,哀毀過禮。茹菜奉齋,伏塊持操,三年野宿,鄉黨重之。後服闋,附道修整前業。


僧人依俗例守喪,引起教內一些人的不滿。義淨(635713)在其《南海寄歸內法傳》卷2有如下批評:


又復死喪之際,僧尼漫設禮儀。或復與俗同哀,將為孝子;或房設靈機,用作供養;或拉黲布而乖恒式,或留長髮而異則,或拄哭杖,或寢苫廬,斯等感非教儀,不行無過。理應為亡者淨飾一房,或可隨時權施蓋幔,讀經念佛,具設香花,冀使亡魂託生善處,方成孝子,始是報恩。豈可泣血三年,將為賽德,不七日,始符酬恩者乎。


要注意義淨祇是不贊成僧尼採取“披黲布”、“留長髮”、“拄哭杖”、“寢苫廬”一類世俗守喪方式,並不反對僧尼紀念亡親,提議他們或專闢一室,或安設幔蓋,擺設香花,誦經念佛,以求超渡亡親之魂,轉生善趣。




參考書目


 


1.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章< 佛教與中國倫理>


2.          冉雲華:<中國佛教對孝道的受容及後果>,收入氏著:《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3.          孫廣德:《晉南北朝隋唐佛道爭論中之政治課題》(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第2章<倫理問題>


4.          曹仕邦:<僧史所載中國僧徒對父母師尊行孝的一些實例>,收入徐復觀先生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文史研究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5.          陳觀勝(著)、許章真(譯):<中國佛教中之孝道>,收入許章真(編):《西域與佛教文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6.          慧天(譯):<中國社會的佛教倫理形態>,收入張曼濤(編):《佛教與中國思想及社會》(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南傳]智慧與三摩地 by 阿姜查


==


文摘 :


    我們說「智慧(般若pan~n~A 」和「三摩地」是分開來的東西。 


    但是,本質上,它們是同一的,相同的。 


    智慧是三摩地活動的作用,三摩地是智慧不動的相貌,它們從同一個地方生起,可是有不同的趨向、不同的功用。 




==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3@智慧與三摩地


   這種平靜來自於看見問題的起因──「苦的起因(集諦samudaya)」; 在你記憶中,筆就在你後面的口袋,那一剎那,就有了「苦的息滅(滅諦nirodha)」。  所以,你必須思惟,為的是要找到平靜。 一般人通常以為平靜就是指單單地使心平靜下來,而不是使煩惱也一起平靜下來。 


 煩惱只是暫時地被壓抑著而已,如同被一塊石頭壓著的小草,三、四天之後,你將小草上的石頭移開, 不就之後,它就會再長回來。小草並沒有真的死去,它只是被壓制住而已。 這跟禪坐時一樣:心是平靜的,然而,煩惱並沒有真的平定下來。 


  因此,「三摩地」並不是很確定的。要找到真正的平靜,就必須增長智慧。 三摩地是一種平靜,就如石頭壓著小草般......,幾天之後,將石頭移開,小草就會再長回來,這只是一種暫時的平靜。 


    智慧的平靜就好像將石頭放下後,就不去移開它,而讓它在原處。 


    小草不可能再長回來時,這才是真正的平靜──煩惱的平息,來自於智慧的穩定平靜。

    
我們說「智慧(般若pan~n~A 」和「三摩地」是分開來的東西。 


    但是,本質上,它們是同一的,相同的。 


    智慧是三摩地活動的作用,三摩地是智慧不動的相貌,它們從同一個地方生起,可是有不同的趨向、不同的功用。 


 就如同此處這棵芒果樹一樣,小的芒果會愈長愈大,直到成熟;雖然它們同是一個芒果,但卻有不同的情況。 小芒果,大芒果和熟透的芒果都是同一顆芒果,只是它的狀況改變而已。 


   在佛法的修行裏,有一種情況稱做「三摩地」,而稍後的情況稱做「般若」。 但是,實際上,「屍羅( { la,戒)」、「三摩地(定)」和「般若(慧)」都是一樣,就如芒果一般。


==


靜止的流水-1觀心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19


靜止的流水-2三摩地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32


靜止的流水-3智慧與三摩地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37


靜止的流水-4奢摩他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42


靜止的流水-5平定心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47


靜止的流水-6超越自己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50


靜止的流水-7行住坐臥當中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55


靜止的流水-8修習的覺知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59


靜止的流水-9看見無常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65


靜止的流水-10找到苦因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69


靜止的流水-11佛法無形相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72


靜止的流水-12靜止的流水()  http://blog.udn.com/Mindfreedom/1704979


==


無章節分割版 http://whaling.com.hk/freeman/silence.txt


 ==
























[小乘]大小乘分裂的根源—戒律


[小乘]大小乘分裂的根源戒律


 


==


摘自 史念原始佛法


==


出場者:


耶舍尊者==> 反對十種事者(上座部觀點)


離婆多尊者==> 反對十種事者(上座部觀點)


跋耆族的比丘==> 贊成十種事者(大眾部觀點)


 


==


史念原始佛法


十、耶舍尊者


[日期:2006-05-21]      來源:  作者:作者:希爾伯列克   [字體:大 ]


 


 


  西元前380年,大約佛陀滅後100年左右,耶舍尊者來到東方的毗舍離城。這裡原來住著許多跋耆族的比丘。尊者看到當地的比丘們在布薩日時,勸導信徒捐獻金錢,深感詫異。為了阻止這件事,尊者就直截了當地表達他的立場,比丘接受或儲蓄金錢是世尊所嚴禁的。但是他們仍然依照自己的習慣繼續勸募捐獻,連耶舍尊者也分得一份。跋耆比丘甚至要求耶舍尊者去向信徒道歉,耶舍尊者於是對信徒說出了正確的戒律,反而得到了信徒的敬重。跋耆族的比丘非常憤慨,想要擯斥、處分耶舍尊者。


 


  尊者有感於正法律的沉淪,決心排除跋耆比丘的非法行為,於是回到西方拘贍彌一帶糾集師友。尊者很慎重地親訪三菩陀商那和修尊者討論此事,並誠懇地請求精通三藏的離婆多尊者與會,還有許多來自西南方阿槃提、達襯、波利耶的比丘,都是西方的支持者,總共約700人,東下毗舍離。東方跋耆比丘也集合大眾。雙方集會於毗舍離的跋利卡園,各派四位委員,由西方的離婆多尊者,就角鹽淨、二指淨、他聚落淨、住處淨、隨意淨、久住淨、生各合淨、飲闍樓伽酒淨、無緣坐具淨、金銀淨等十件事,逐一質問,而由東方的薩巴卡米比丘一一應答,結果十事全部被裁決為非法。


  這次的集會係以決定十事非法為契機,接著以戒律為重點而進行整理的結集就是第二結集,也稱為700結集。


  十事諍論的過程中,跋耆比丘竟然說出:「一切諸佛皆出東方,長老上座莫與毗舍離中國比丘鬥諍。」由此可以看出佛滅百年間,佛教西傳時,印度東西方地域之間已有「中國佛教」與「邊地佛教」對抗的事實了。佛陀住世的時候,從東方摩竭陀國的王舍城,到西方拘薩羅國的舍衛國一帶的北印度,正是世尊遊化的「中國」,尤其是舍衛城,更是佛陀入滅前二十五年間,經常住止的地方。王舍城的第一結集之後,阿難尊者的法系留在華氏城與毗舍離地區遊化。阿難尊者是釋族比丘,在第一結集中主誦「經法」,尊者的個性溫和慈悲,這些都與日後東方法系的學風有關,例如:以「佛教中國」自居,重視「經法」,戒律較有彈性…等。而阿難尊者的弟子中,也有重律的法系,例如耶舍尊者、商那和修尊者,則與西方重論的法系融合向西發展,漸漸形成了東、西方的兩大法系。至於大迦葉尊者的遊化則以摩竭陀為主,但尊者樂處山間林下,持守嚴謹的頭陀梵行,遠離世間的喧囂,寧靜地實踐正法律,並未形成明顯的法系。當毗舍離發生諍論時,舍衛城佛教已經失去領導地位,西方法系的中心已經轉移到摩偷羅去了。十事非法的裁定,雖然獲得東西方法系一致的認同,不過還是傳說有反對長老十事裁決的萬人結集,但缺乏具體的史料可資證明。然而佛教也因此逐漸分裂成保守的上座部和創新的大眾部,這就是所謂的「根本分裂」。華氏城、毗舍離一帶的東方系就是大眾部的前身,而摩偷羅、拘贍彌一帶的西方系,以及南方的阿槃提、達襯比丘則是上座部的前身。東方以「中國」自居,西方則以「正統」自期。此時,四阿含的原形大都已初具旨趣。


  追思當年佛教的分裂,固然令人嘆息,但是幸而有耶舍尊者的堅毅和努力,凸顯了世尊所制的戒律,也重申了第一結集的立場,不被局部地區的比丘們為了滿足個人的煩惱,假藉適應時代的需要而自行修改戒律。保護戒律不致被時代演變的洪流所淹沒,也為後世學人留下了明辨是非的典範。這種對戒律的嚴謹態度和堅定精神,必然來自對佛、法、僧的深切憶念所產生的不壞勇氣,否則在遵守和敬,一向默擯非法的僧團裡,誰願掀起諍論的浪淘呢?


  離婆多尊者原先也想避開這場諍論的,一路由拘贍彌避到薩寒若,終為耶舍尊者與商那和修尊者等的熱誠所感動,參與了會議,澄清了正法律。


  反觀西元1990年的世界,佛教的流傳更久遠也更廣闊了。雖然原始的戒律條目是一樣的,但南、北傳持守戒律的差異卻很明顯,北傳國度裡,部份的出家人除了受蓄金錢、經營企業、占算吉凶之外,日本竟有娶妻生子,到寺廟去上、下班者。更奇怪的是有些人竟能引經據典地說明這是渡眾的方便。凡此種種都比當年的十事來得更複雜了。雖然阿難尊者曾提出世尊說過「小小戒可以捨」,但阿難尊者卻說不出小小戒是那些?因此大迦葉尊者才在第一結集中殷勤囑咐:「世尊已制的戒律一律遵守,未制者不另制定。」並取得與會大眾的共識。南傳恪遵這項囑咐,因此戒律的持守相當嚴謹。北傳遷就現實主觀的環境,講求方便、適應,戒律的實踐已經支離破碎。在推動世界佛教交流,講求和諧互諒的宗旨下,表面上彼此往來討論,實際上還是各自為是的作風裡,更加令人懷念剛正不阿的耶舍尊者,也因此更加思念佛陀、正法律與正直僧的可貴了。今日,表面上佛教流傳全世界,然而何處再尋「正直捨方便」的尊者,來為後學們「但說無上道」呢?相信只有持戒精嚴的僧伽才能住持世尊的正法律。


 


  【引用及參考資料】


  1.雜阿含經


  2.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正聞出版杜,1986年四版)


  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印順,正聞出版社1984年三版)